返回第220章 将来还是要靠野战  明镜要高悬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『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
野战,想杀到蒙古境内,还得靠骑射。

野战靠守是守不住的,当天幸好蒙军兵少,他们又来了援军,而且不缺粮。

如果在野外比如草原上被蒙军粘住,没有粮食,早晚会被活活拖死。

所以宋军还是得练骑射,要能正面和蒙军对抗。

但这骑射不是一年两年三年能练起来的,是个长期的过程。

这古代通信还是很麻烦的,南宋从四川到临安通迅是很慢的过程,要不然四川也不会形成自治,连财政军事都几乎是独立的。

时赵与芮登基后,立刻改制了都进奏院,着重建设驿站。

从四川到临安的通信,采用了水陆结合的方式。

时蜀口大本营在沔州,孟珙长期在这边,崔与之在成都和沔州两地来回,近七十高龄,相当辛苦。

从沔州的信出来,都是从水路沿汉水到襄阳,再从襄阳到九江,再从九江到信州,再从信州到临安,全程约两千多里,大概有三成是走水路。

陆路是八百里加急快件,水路二十四小时都在开船。

沔州到临安如果路上顺风时间多,最快十天能到临安,慢的话十二天也能到,效率在这个时代算是比较高的,成都到临安稍微晚两天左右。

皇帝专门在都进奏院设了四川到临安的专用快船,加上快马,把成都到临安通信时间缩短了两三天。

而在他之前,南宋到成都最快纪录是十八天,用的金牌通信。

南宋光宗时,时枢密使赵汝愚曾把送信时间做为考核,要求每站到下一站的时间都计算在内。

这和赵与芮现在的设定差不多,但赵与芮加了赏钱,赵汝愚又没给钱。

所以这效果不但没有,反而越来越差。

到宁宗时代(1207年)十一月二十九日,朝廷下旨让四川制置使杨端明到临安汇报工作,圣旨到第二年的正月月底才到,足足走了五十多天,接近六十天才到。

所以南宋后期,临安到四川的通信是一言难尽。

赵与芮现在改制之后,又加大了通信传达的奖励,这效率立马就起来了。

成都到临安的新纪录为十六天,比以前的金牌还少两天。

赵与芮接到信后,按信中提议,下令全国各地改造札甲,打造重箭,调增弓力,和阵形,完全以蒙军为战略对手来进行。

同时让四川运了三万匹战马到京湖战区和两淮战区。

因为四川现在也养不了这么多战马。

此时赵与芮在济州岛,每年稳定产两万左右战马,加上西夏前后弄来近十万匹,南宋战马拥有率达到新高。

从四川到京湖,再到两淮,各战区主力部队,最少都有两万左右的战马。

而西夏群牧所的到来,为南宋在川贵地区的养马业打了下扎实的基础。

南宋川贵地区也产马,全国各地也在想办法养马,但养的马都不是合格的战马,只能负重或运输。

西夏群牧所的人到后,在皇帝赵与芮的示意下,很快他们迁居到乌蒙大草原。

乌蒙原为部落首领之名,为唐代阿统的第十一世孙。他兼并周围一些小部落,统治了今昭阳、鲁甸、大关、盐津等地。

到两宋时,乌蒙归四川,熙宁年间,宋廷封阿杓为乌蒙王,确定了乌蒙与宋廷的臣属关系。“乌蒙王”阿杓原名罗星,是江西吉安人,宋代才入籍滇南为乌蒙帅,之所以封乌蒙王,是因为参加讨泸(州)夷有功。

这地方在元朝时,划归云南,明朝时又划到四川,清朝时又划到云南,后世归属贵州。

乌蒙地处三省交界处,最有名的就是乌蒙大草原。

当地有十几万亩大草原,非常适合放牧,除了云南外,乌蒙大草原应该是西南几省中唯一能养战马的地方。

但这会当地有强大的土司番族势力,原历史一直要到清雍正年代,才被朝廷完全镇压消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