惜科举取士,已经废除明算科。” 宋代科举改革的时候,诸科都并入了进士科,专门考数学的明算科被取消。如今只有明法科得以恢复,主要考律法,顺带一丢丢的数学题。 科举不考,数学不兴。 除非有人造反成功,强行把数学添加到科举考试当中。 吃过餐饭,校工来收拾碗筷,陈渊继续做几何练习题。 郑泓跑来拜见:“朱相公,大郎,家祖设宴邀请二位,商量君子茶的买卖事宜。” “可以,”朱国祥问,“哪天赴宴?” 郑泓说道:“接下来几天都行,只看两位哪日有空闲。” 朱国祥说:“就明日正午吧。” “恭候两位大驾。”郑泓高兴道。 郑胖子都走了,陈渊依旧在埋头做题,时不时的请教解答方法。 父子二人,金手指在身,对学过的东西记忆清晰。但难免忘了传授某个公式,陈渊提出问题,他们再把公式给补上。 就陈渊的学习速度,最多一两个月,便能基本掌握平面几何,毕竟他本来就有相关知识基础。 翌日上午,父子俩结伴下山。 刚走到书院门口,就看到两架竹舆停在那里。 朱铭随口说道:“君子不以人代畜,步行下山便可。” 听闻此言的书院学生,皆赞其为真君子,无声无息间又装了一逼。 若是朱铭做了皇帝,可定不会再说这话,顶多约束官员不要坐轿。因为抬轿子属于服务业,可以解决就业问题,治国哪管君子不君子。 一路来到郑家,正门大开。 父子俩从正门走入,郑岚带着儿孙,在前院里迎接他们。 郑家这种大商人,已经采用三餐制,此时还没有到饭点,于是把他们请到花园里休息。 早开的花朵已经绽放,花园景色优美,零食也端上来,郑岚拿出最好的团茶招待。 郑岚亲自添炭煮茶,说道:“俺这孙儿顽劣,前番跟着大郎,学了不少正经本事,老朽在这里谢过了。” 朱铭笑道:“小官人聪慧,并非愚钝之辈。” “小聪明有,却无大智慧,”郑岚拍马屁道,“二位以君子之道,制出君子之茶,这才叫做大智慧,老朽佩服得五体投地。” 朱国祥说:“偶有所获,还只是初创。等到了明年,炒茶技艺能更加成熟,君子茶的味道肯定更好。” 郑岚喜道:“老朽拭目以待。”又问,“今年可产多少斤,明年又能产多少?” 朱国祥说:“今年产几百斤肯定没问题,明年有几千斤也未可知。” “极好,这老朽就放心了。”郑岚捋胡子微笑。 现代茶山,一亩的年产量,就能达到两三百斤,但那得益于科技加成。 把亩与斤都换算成现代单位,唐宋时期的茶山,普遍亩产在150斤以下,极个别的能够达到180斤。大明村有三百多亩茶山,由于管理得不好,平均亩产仅120斤,全部拿来制作炒茶,每年的产量是三万多斤。 别看大城市的好茶卖得很贵,那是层层征税之后的市场价。 茶园主的出厂价要低无数倍,一等茶每斤只卖80多文。就算大明村的茶叶,全都是一等茶,而且一文钱茶税不交,每年也只能收入2000多贯。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,一等茶只是少数,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