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334章 小王的豪宅,李建昆的家底  刀9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『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
似乎箭在弦上不得不发。

难道港城的房地产模式,终究不可避免要引入吗?

“对啦,林新甲让我给你捎个口信,说那个什么电影上映了。”

李建昆点点头,合计着年底前还得过去一趟,投资八十万,账得收回来。

林新甲告辞离开后,他也没在家里久待,找只手提包,把塞在棉被里的钱取出,装好,往“缝合怪”后座一撂,颠向海淀小镇。

寻思给梁家三口一些独处时间。

王山河在海淀小镇上置了套宅子,地址李建昆知道,来还是头一回。之前徐孙子不是各种找机会阴他么?

六尺巷。

关于这条胡同,王山河给李建昆讲过一个故事,也是他看中这里的一个缘由。

说早年间,六尺巷有两个大户人家,一家姓吴,一家姓张。两家院墙中间有一条小夹道。

某年张家时来运转,准备修葺宅子,便想把这夹道占了。吴家自然不能答应。

双方互掐起来。

那不得了,都是豪门大户,谁家没靠山?

摇人呗。

张家还是猛些,族宗内有人已经官拜宰相,张家派人去信,满心期盼宰相回来拾掇吴家,结果宰相没盼回,收到一封家书:

千里捎书只为墙,再让三尺又何妨?

万里长城今犹在,不见当年秦始皇。

张家人一看,羞愧难当,最后修葺宅子时,非但不占夹道,还主动让出三尺。

好嘛,这可把吴家人搞感动了,隔年修宅子时,也让出三尺。

得,两个院子间,形成一条通道,倒是方便街坊邻里通行。

胡同里两个大户人家尚且如此,其他人家还不得效仿?

这使得六尺巷邻里和睦,互相帮扶,又被人称作“仁义巷”。

“叮铃铃~”

李建昆颠着“缝合怪”,数着门牌号一路踅摸。这个故事也侧面描述出一件事——

六尺巷不穷。

自古是达官显贵的住所。

这里四合院林立,有些被改成大杂院,破了风水。少有一部分仍然保持完整。

宅子李建昆是没来,花多少钱他知道,从他兜里掏的。

四千五百块。

毫无疑问,是一座大宅子。

自行车停下,李建昆脚踩石板路,戳在一方飞檐翘角的宅院门口。

气派!

抬手叩门,里头老半天才传出声音。

李建昆眼前一亮,女的!

“吱呀!”

院门打开。

鲁娜一瞅来人,小脸通红。

李建昆笑眯眯打量着她,穿得很清凉嘛。

“谁呀娜娜?”

哟!这喊的,肉麻!

“昆…昆哥。”

“靠!”

被逮个正着。

王山河狂翻白眼,少不了又要被他一番刁侃。

李建昆拎起手提包拍拍,小王秒懂,示意鲁娜回房继续看电视,领着他来到正北房的一间书房。

“你这赚钱速度,吓死个人!这顶好的书房,我现在都不敢来你知道不?”

王山河吐槽。

李建昆四下打量,纳闷道:“钱藏哪里啊?”

左右都不像能藏钱的地方。

至少藏不下他的钱。

王山河道:“你别以为我是为享受,才买这么好的宅子,我一来是为地方宽敞点,好放古董;二来全是为了你这破事。”

说罢,踱步到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