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煜隐去了,杨光华说道:“皇上这话不能说,现在也不能想,来的时候,沿途那么多官员和百姓不是都高呼,您万岁万岁万万岁吗?尽管始皇帝、汉武帝、还有唐太宗等着名的帝王,都寻长生不老之术未果,可是您有这个福相,也有这个福气,您一定会长生不老的。大宋的江山也会千年永固,咱们还是不要讨论这个问题为好。”
徽宗一听,既高兴欣慰,也觉得杨光华说的有道理,就说:“那好吧,这个问题先放一放。但是你要记住,在我身体健康状况正常的情况下,五十岁以后一定要来选址;倘若我的身体一旦有特殊情况,可要及时先来选好址让我看,让我知道,要不然我将来长眠在这里的时候, 不会满意,也会找你算账的哦。”
杨光华笑了笑说:“没问题的,我都记住了,皇上您放心,我会永远守在您的身边。”
徽宗就说:“先帝这陵寝,不但竣工了,而且还建得这么好。假若先帝能看到,自己的永久宫殿建得这么好,并且还有这么高的艺术价值,他得多么高兴啊。”
杨光华说:“是啊,先帝肯定会特别高兴的。我在想,既然这样,接着就该考虑请先帝尽早移住了。这事啊,宜早不宜迟,按照规定,先帝入住寝宫,距现在时间还有半个多月。时间不等人呐,一眨眼功夫,半个月就过去了,最好还是早点举行国葬为好。”
两人正说着,章惇、杨震和李清晨来了,听到了杨光华的话,就接上话茬说:“皇上,不必急着为先帝举行国葬。陵寝修建提前了半个多月完工了,这就为先帝国葬留下了余地,应该利用这段时间,把先帝的国葬事项准备得充分一些,周到一些。杨秘书不懂天气,也不懂得国葬这些事,你就不要给皇上出这些没根没据的主意了。”
本来,徽宗对章惇这两天的辛劳,颇为感动。可他一进来,礼都不行,就放炮似的怼人,并且话里满是瞧不起人的味道,徽宗虽感不悦,但又觉得章惇是这次行动的有功之臣,就问他:“章相可有事?”
章惇并不在意徽宗的态度。他心里有数,徽宗是离不开他章惇的。在这一点上,徽宗还不如哲宗。重大事项,还得他章惇说了算。于是回道:“历年八月份都是连阴雨天气。我让司天监看了天象,明儿起,就又开始下雨,接下去将是十来天的的阴雨天气。举行国葬的时候,阵仗那么大,人员那么多,特别是先帝的棺椁,还有那么多车轿,在泥泞的路上如何走?万一要是搁在半道,或者说遇上大雨,先帝的棺椁进了水,那就是我们的不敬,也是皇上的不孝。我作为山陵使,不能不考虑,所以,稳妥起见,等过了这段阴雨天,再举行国葬也不迟。”
徽宗一听这话,就说:“这事啊,先不议了,回朝禀明太后,再作定夺吧。说你们的事吧。”
章惇就把次日回程的安排,和自己的打算,向徽宗作了禀报。这两天其实最累的就是章惇。所有的祭拜和祭告仪式,都由他主持;所有的安排,都要经他审查通过以后才能执行。无论朝廷陪同大臣,还是永安军和先帝陵寝修建委员会的成员,都要向他汇报请示,他还要一一作出安排。所有事项和活动都进行得如此顺利,靠的正是章惇丰富的经验、过人的精力和超强的能力,所以徽宗对章惇的工作很是满意。
于是,徽宗就想,怪不得神宗和哲宗那么赏识这个章惇,假如他能真心为我所用,那我就会省很多的心,腾出时间和精力去写我的诗词书法画我的画踢我的球。可这想法刚刚冒头,另一个徽宗却在脑后说:你就别痴心妄想了,他是不可能跟你走一条道的,随着他年龄的增大,执政时间的延长,他的自尊感优越感会越来越强,他想一手遮天的欲望也越来越强。哲宗被他玩弄于股掌之中,他说什么就是什么,他想怎么做就怎么做,这些你知道吗?你能象哲宗那样吗?你愿意吗?况且他最瞧不起的就是你;他最看不惯的,就是你的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