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3章 初论政事  谈花弄影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『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
奉天殿作为大明早朝议政之地,修的就是两字,大气!

殿内站着百余大臣,仍显得空旷。

"臣有本奏"。

李善长从队列中走出。

"陛下,如今中原已定,皇明初立,百废待兴,微臣建议应当完善六部制度,尽早使六部运转,安定天下,与民休养,使天下百姓归心。"

李善长说完退回队列。

"诸位大臣有什么想法",老朱淡淡的道,说话声音不大,却震耳欲聋,不得不佩服这个时代的工匠,现在就知道利用回声原理了。

"陛下,臣以为应当承袭汉制,无为而治,休养生息,致使百姓安康富足,国家强盛,盛世可期"

"臣附议"

"微臣附议"

"......."

刘伯温说完,底下大臣纷纷附议。

早在之前,老朱就和李善长,刘伯温等文臣商议过,现在大家纷纷支持,就表明老朱心中也是倾向于承袭汉制。

"父皇,儿臣有话要说"

朱标话音刚落,底下顿时安静,纷纷侧目,对于朱标在这里,诸位大臣并不奇怪,只当老朱是想让太子多学学政事,耳濡目染。

"请问各位大臣,承袭汉制是全盘照搬吗?"

李善长作为老朱的再世萧何,连忙站出来。

"太子殿下,当然先要全盘照搬,我们的情况和汉朝差不多,天下大乱,连年战争,民不聊生,汉朝通过无为而治开创了文景盛世,有现有的制度,我们为何不照用,即使现在情况有差别,制度不适用,那以后还可以进行改制,完全无伤大雅"

李善长说完没有看朱标,而是看着龙案上的老朱。

"父皇,文景盛世用了多少年,百姓们还要等多久"

文景盛世用了两代人,要是按照正常时间算,那时候朱标在不在都难说,更何况文景盛世那叫盛世?靠和亲来的盛世,朱标不想要,盛世是靠拳头打出来的,是靠国家的综合国力。

老朱眉毛轻挑,示意朱标继续说。

"承袭汉制不是不行,我们现在的三省六部都是取隋唐之法,但儿臣以为,不应该全盘照搬就草草了事,每一项制法都应该拿出来推敲,整理,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"

"太子殿下,这每一项制法都繁杂无比,如果经过一番推敲,不知要用多少时间"

杨思义出声道。

杨思义是户部尚书,管理着老朱的钱袋子,目前朝廷北伐,要用的钱财粮食开销非常之大,虽然有老朱实行的军屯制,也只能维持现状,而且现在老朱当了皇帝,这开销就更大了,国库相形见绌,杨思义作为户部尚书,就需要新的财政收入,在王朝税收是一个重要的财源,只要有相应的治法,就可以很快开通一条财政收入,一旦拖太久,很可能导致国库空虚。

"杨尚书,请问汉法关于税制是怎么样规定的。"

"汉法征收以田赋,徭役为主的农业税,其次是商业税为铺的银两,矿产等税,各个税法按照当时的规定征收......"

杨思义作为户部尚书,对先朝税法还是知道一二。

"如何征缴,征税缴纳都是何物?"

"农业税以粮食征收,商业税可就多了,可以是粮食,银两,布匹等,征收上来由朝廷折合银两....."

"杨尚书不觉得这税法很繁杂,对朝廷效率太低,对百姓太严苛了"

"这......."

朱标和杨思义这一问一答,老朱都看在眼里,这元朝的税治腐败不堪,贪官横行,百姓苦不堪言,老朱心知肚明,如果明朝也和元朝一样,到了后期也好不到哪里去,看到杨思义被难到了,随即开口。

"标儿,你有好法子就说出来,咱...嗯,朕和诸位大臣都参考参考"

"儿臣以为,可以实行一条鞭法"

"何为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