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协议》,商定攻城时间。”
司马賙应承,便即离开。
三日后,秦赵联军分别于安邑西门、东门同时发起了汹涌攻势。
正如预期,惠施和魏典儿判断秦军的威胁更大,因此将安邑守军主力集中在西门防御,而东门防卫赵军的则只有八千人。东门赵军虽说占有人数优势,但面对高大坚固的城墙,连续猛攻数日,却进展缓慢。
此时,赵王的第一道撤军令已来到。
赵緤明白,太子赵语已说服了父王。然而,若此时撤军,之前的辛苦便付诸东流,他怎能甘心?赵緤决定无视召回令,命令赵军继续进攻。
赵军再次发起了连续多日的猛烈攻势,安邑东门多次濒临失守,但最终因惠施的妥善调度而得以保全。安邑城下,赵军士兵的尸体堆积如山,城墙依旧坚不可摧
这时,赵王的第二道撤军令再次到来。
这道撤军令语气更为严厉,警告赵緤和赵蝶立即撤军,即刻返回中牟述职,否则必将受到严惩处罚!
赵緤深陷于内心的挣扎与崩溃中
他反复思量着:若立即撤军,虽然可以避免触怒父王,但自己立功建业,乃至继承大位的希望,可能就此破灭。
赵緤在反复权衡:自己已经背负违抗第一道撤军令的&34;罪过&34;了,致使赵军损失惨重,而安邑毛都没得。但如果不撤军,继续进攻呢?一旦攻下了安邑,情况就会完全不同了!
那时,他就有了真正的功绩,有了足够的资本去谈论: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。以此去辩解,自己违抗第一道撤军令的合理性。
好像在足球场上,明明有位置更好的队友接应,可不管教练怎么喊,队友怎么骂娘,哎!我就自己带,我就不传球,只要我最后能把球打进去,依然会有鲜花掌声,我一样会被视作英雄。
当下的问题是,坚持到最后,安邑能否如期攻克?
坚持的结果,要么洗清旧罪,建立新功;要么罪上加罪,万劫不复,这是一个两极分化,天堂和地狱的区别。
赵緤陷入了极度纠结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