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379章 太学之见  李一振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『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
臣子相处,哪里有与学生们相处来得轻松?

郑称抬手丶掌声瞬间停下。

曹睿又道:「方才问到有哪些可以效力大魏的地方,朕今日明白告诉诸位学子。」

「凡是太学毕业的学子,为太学郎丶皆需在各地屯田丶水利丶农业之处任职三年。」

「非如此,不能明农桑之艰难丶国力之来源丶万民之所想。」

「三年期满,考评通过,则太学郎们皆转为五百石,前往洛中各官署丶各州郡任职,同等情况优先升迁。」

曹睿话音刚落,又来了一波热烈的掌声,惹得曹睿都有些审美疲劳了。

今日光禄卿杨阜也一并来到现场,曹睿与郑称对视一眼丶又指了指杨阜。

郑称当即会意,叫停了掌声后丶高声道:「诸位学子,现在由光禄卿杨公丶当众公布今年太学学子去向。」

杨阜从后缓缓几步上前,集贤堂内顿时鸦雀无声。光禄卿杨公素来以严厉着称,面对这位执掌所有太学郎前途的人,并没有学子敢触他的霉头。

杨阜朗声道:「经朝廷议定,第三期毕业的太学学子,为太学郎后丶尽数前往许昌负责屯田之事。」

「明日,太学教习就会通知各位学子丶前往光禄寺报导,学子们听教习指挥即可。」

学子们不鼓掌了。

左右只是一百个毕业生的去向,与大多数人是无关的。

而杨阜又当众公布今年去向是许昌,作为颍川郡治丶大魏五都之一,许昌听起来就没有陇右丶关中那般遥远,那般能出成绩。

站在皇帝左侧一丈远的司马懿,此刻倒是意外了起来。

昨夜在府中之时,司马懿与儿子猜的乃是淮南。

司马懿推断此事的理由也很简单。

在一一看无一错版本!

任职陇右丶关中的两批士子,具体一些的岗位,都是在管理归化羌人的屯田之事。

羌人不服王化,治理羌人需要有威望手段丶还要讲方法人情,比寻常的屯田之事要难上许多,正是磨炼这些年轻士子们的好去处。

如今除了陇右丶关中两处,只有淮南的屯田正由蒋济搞得热火朝天。

不去淮南而去许昌,莫非陛下是因为年初要去许昌,而将豫州诸郡的屯田事丶放在了淮南之前?

看来皇帝对巡幸许昌颇为上心啊。

郑称宣布结束第一问,司马昭行礼后复又坐下。

继司马昭之后,皇帝又点了和逌丶夏侯惠两名士子出言提问。

就在夏侯惠提问之时,侍中辛毗被人唤到门外丶接过了一封文书后,快步上前丶将文书递给了皇帝。

曹睿也只是打开看了一看,并没有什麽反应,继续回答着夏侯惠的发问。

夏侯惠此人亦是夏侯渊之子,但他为人行事却没有半点武将家风,处处都像个文士一般。

据郑称说,夏侯惠极擅文学丶才学在太学中为人称道。

随着夏侯惠的问题结束,第三期太学生也就算是正式毕业。

结束了此处行程的皇帝,走出太学之门丶骑上白马,还未起驾之时,面色就忽然从沉着变为哀伤。

司马懿目睹这一刻,一时间脑中警讯大作。转头看了眼辛毗,发现辛毗也是同样的哀伤之色。

司马懿来不及多想,凑近皇帝身前问道:「陛下,陛下,出了什麽事情?」

曹睿强忍着心中的悲伤之意,将手中文书递给了司马懿:「曹弃出发两日后,大司马在寿春薨了。」

「朕下午不去武学了。」

「先回宫,朕要一个人安静一会。」

「西阁东阁安排一下。」

说罢,曹睿抖动马缰,纵马疾驰了起来。身后随着的虎卫骑兵也一并随之跟上,反倒是司马懿丶辛毗丶杨阜这些随员,都被留在了原地。

司马懿持着文书,看向众人哀叹了一声:「大司马于寿春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