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番外开始,两3天1篇,1共十1篇,每篇4到6千字。
作者自己觉得写的很好的1个地方,就是曹昂屡次遇到有人带白色头花,竟然没人知道这个典故。杜陵阳,织女戴孝。)
有些人这1生,注定1直在路上,至死方休。
大楚贞观2年(200年)9月2十5,雍州武威郡,霜风劲急,地气清肃,众生收杀。
(曹昂的发迹点在徐州,所以国号只能是楚。至于贞观的年号,取自《易经·系辞下》“天地之道,贞观者也”。乃示人以正,正大光明之意。)
就在这1日,时任武威郡太守的张猛将雍州刺史邯郸商杀害,而主导这1切的,是1个4十多岁的中年男人。
这人身材修长,长相清瘦,1把山羊胡,书生模样却带着几分凌厉之气。若是曹昂在这里,就会认出这是他多时不见的老朋友李参。
李参自洛阳乱后,并没有去见曹昂,而是独自前往西南、西北游历。
或许李参也知道,曹昂不会饶了他。
这些年,李参先后在张鲁、刘璋、马腾、韩遂等势力做客,最后来到了武威郡,投奔了弟子张猛。
张猛是酒泉郡人,他的父亲就是昔日“凉州3明”之1的张奂。
李参当年主政陇西郡时,也曾试着主动跟凉州大族交好过。那个时候他是刘宽弟子,当世名士,光环耀人,借着这个名头,收了很多凉州士子为弟子,张猛就是其1。
这也是李参最后落脚到武威郡的原因。
对于这个来投的老师,张猛很是信任,倚为心腹。
而李参也投桃报李,积极为张猛出谋划策,使得张猛的势力不断扩张,同时与邯郸商的矛盾也不断激化。
此时的武威郡有两顾大的势力,1股是武威郡太守张猛,另1股则是雍州刺史邯郸商。
兴平元年(194年),朝廷因“凉州屡次出现乱事,河西诸郡又远离州治”,遂分河西诸郡为雍州。邯郸商和张猛都是此时上任的。
雍州第1大城是姑臧城,此地既是武威郡治所,也是雍州治所。刺史、太守、县令同居1城,矛盾自然不断。虽然邯郸商是上级领导,可张家乃是凉州大族,强龙也压不住地头蛇。
双方的矛盾,主要集中在税收和粮食的分配权上。
雍州人少地脊,粮食产出不足,税收也少。2人又各养着1支军队,分别为郡兵和州兵,钱粮的多寡意味着实力的强弱,谁也不肯退让。
今年雍州大旱,秋粮收获锐减,眼瞅着粮食不足已成定局,可军队数量不见少,双方对于粮食的争斗便格外地激烈。
邯郸商比张猛官大,屡屡用上级身份压制张猛,逼得张猛对其咬牙切齿,甚至都要当场与其斗殴。
可即便如此,他也争不过对方。
张猛无策,只得问询李参。
对于此事,李参似乎早有主意,听了张猛言说,便问道:“叔威(张猛字)敢杀人吗?”
“先生何意?”
“1山不容2虎,今时今日,你与邯郸商的关系已然破裂,除非有1人彻底退让,叔威,你愿意吗?”
张猛摇头。
“邯郸商也不会愿意。所以唯1的办法,便是抢先除掉邯郸商,全取武威郡。须知先即制人,后则为人所制。”
别看张猛对邯郸商喊打喊杀,可是真让他对邯郸商下手,他还真有些犹豫。他是官,不是贼。
“先生,邯郸商到底是1州刺史,若是对他动手,朝廷怪罪下来怎么办?”
“大汉皇帝换成了大楚皇帝,这天下有变化吗?朝廷不会在乎谁是雍州之主,他们只会在乎,雍州是否归顺大楚。
你若是有担忧的话,可效仿当年公孙瓒事。”
当年公孙瓒生俘刘虞后,挟持朝廷使者段训杀了刘虞,又表段训为幽州刺史,安定了人心。等时机成熟后,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