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朱襄开口后, 来者才发现,原来朱襄不是另一位老者。
他思及“鹤发童颜”的描述, 立刻察觉伺候荀子吃饭的人是长平君朱襄, 赶紧拜见朱襄。
他再次自我介绍。原来他是丞相张平的长子,名为张胜。他带来的孩童是他的二弟。
张胜并不是韩国此次出使秦国的使臣。他刚过而立之年,又不太热心出仕, 所以身上官职并不大。此番来咸阳,只是来完成父亲遗愿。
他带着二弟同来,是因为父亲去世后, 便是他负责教导二弟张良,家中妻子则养育幼弟张元。张良好奇咸阳学宫, 跟随他来见见世面。
张平的遗愿除了劝说韩非回韩国之外,还有让自己的儿子拜在韩非门下的想法。
他虽已经去世,但张家在韩国的势力十分庞大。只要韩非成为他二子的老师, 那么就能借由张家的势力,在韩国朝堂一展拳脚,不需担心韩王的冷落。
这些事张胜并没有直说,但荀子和朱襄立刻就猜到了张平的想法。
朱襄帮荀子撕完鸡肉之后, 将撕好的鸡肉用孜然粉等不辣的粉料拌了拌后,端到了荀子面前。
荀子拿起筷子开始吃饭。朱襄洗干净手,道:“韩非在吴郡, 不在咸阳。”
张胜表情有些尴尬。
韩国中人都以为公子非在咸阳学宫荀子门下求教,怎么会在吴郡?
而且他也没想过和秦王面前的大红人长平君见面。
张胜一直知道自己对权术不擅长, 倒是他的二弟自幼聪慧。若父亲能再活一二十年,让二弟长成,张家肯定会全力培养二弟成为新的韩相。
可父亲已经去世,张家就只能暂时蛰伏起来。
现在天下风云变幻, 韩国国小力微,将来不知道会如何。按照父亲遗愿,他会一直游走在权力边缘,若韩国国破便择一地隐居,为张家留下香火。
他其余两个弟弟则利用张家的势力,想要继续支持韩王也罢,另投他主也罢,为张家寻找继续富贵的机会。
荀子虽然是秦国丞相,但谁都知道荀子这个丞相,只是秦王看荀子德高望重,给秦国招揽人才树立的一面旗帜。荀子除了为秦国制定礼仪,就只管咸阳学宫的事,算是游离在秦国朝堂之外。所以他来见荀子没什么关系。
长平君朱襄的地位就完全不同了。
张胜头疼极了,立刻就想打退堂鼓。
他道:“既然公子非不在咸阳城,那在下就不打扰荀丞相和长平君,先告退了。”
他有些责怪给自己消息的人。若他早知道公子非不在此处,也不会将二弟带来。
张良拉了拉兄长的袖子,道:“不让长平君为我们给公子非寄去信吗?长平君曾为吴郡郡守,应当能与公子非通信。”
荀子瞥了张良一眼。
张胜赶紧道:“我二弟年幼,不太懂事,请荀丞相恕罪。”
他额头的汗珠都冒了出来。这孩子说什么傻话?让秦国的长平君帮我们送信?你以为你是在韩国,面对的是韩国的那一群封君吗!
张良确实没有意识到秦国的封君和他在韩国遇到的封君不一样。
他祖父和父亲在韩国当了五代王的相国,几乎已经把持了整个韩国朝政。若不是张胜确实才智差了些,韩国现在情况也不大好,张平担心儿子当了韩国相国之后会与韩国同死,令张家败亡,这下一任相国,恐怕还得从张家出人。
以张家的地位,在韩国就仅仅在韩王一人之下。韩国无论宗室还是他姓封君都对张家人毕恭毕敬,是以张良从小耳濡目染,对面前的长平君并无太大敬意。
但他毕竟聪慧,见到兄长焦急的模样,就知道自己可能说错话了,连忙闭上嘴。
朱襄道:“倒也不是不能帮你们送信,但韩非恐怕会很厌恶你们此举,不仅不会回韩国,还会更加生气。”
朱襄得知